第五中学

320班毕睿  经典常谈  读后感

时间:2023-02-03 17:54:29   作者:毕睿   来源:初心习作网   阅读:4010   评论:0

前几天,我读完了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的一部作品《经典常谈》。作者在这本书的序中提到,他整理众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资料编成这一部书,是为了让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学产生兴趣,认识它的重要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学有更多的了解。我认为这本书也正是像朱自清先生说的这样,对我起到了一个经典启蒙的作用。
以前我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学的认识只局限于耳熟能详的几首唐诗宋词,还有一些乐府诗歌,对传统文学的种类说不出一二,对于它的发展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而本书为我打开了通往传统文学的大门。全书分为十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几部重要文学作品以及文体种类,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各种文学。在作者极为系统的介绍中,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古代文学的发展。《诗第十二》这一章使我的感触最大。我从未想过自己经常诵读的诗歌有着如此漫长又波折的发展历程。从古人心情愉悦时的歌唱、随性而发的记事抒情,到汉代时收集成册的乐府诗;从后人们的纷纷效仿,到晋代诗歌的典故话、排偶化;从五代十国诗歌境界变得狭窄,到唐代一批批诗人抬高诗的意境,最后到诗在宋朝的散文化,无不体现着古典诗歌与文学的历久弥新与魅力之大。而《经典常谈》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作者对于我国古典文学的介绍,不仅包含了文学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概念,还包含着一代代文学家对于文学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再用《诗第十二》这一章举例。这一章中讲到在南朝,诗人过分注重音律和技巧,而疏忽了语言的自然。同时,随着专咏艳情的宫体诗的出现,诗的境界变得越来越狭窄。诗的发展似乎进入了“瓶颈期”。而在唐代,一大批诗人大胆创新,终于使诗的境界自然高原。李白的诗取材广泛,立意高远,人称“天上谪仙人”,给新体诗立下了一个标准。杜甫继续继往开来,在安史之乱时期颠沛流离的他,用诗描写民间疾苦,开创了现实主义的新世界。宋代的苏轼身世沉浮,将大量禅理融入诗中,使诗气象宏阔,铺陈婉转,又一次抬高诗在文学中的地位。这些文人在文学创作中都勇于剔除前朝留下来的缺点,大胆对文学进行极具个人风格的创新和创作。正是无数向他们这样勇于创新的文人,才使中国的古典诗歌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与地位。不仅是诗歌,在辞赋等文体中,也有着一批一批的学者在前人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动着中国古典文学一次次登上新的高度。这些文人学者们启示我要勇于创新,不光要把前人留下的好的部分传承下去,也要大胆抛弃过时的部分,开创新的未来。
《经典常谈》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的集大成之作,内涵丰富引人深思。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伟大的精神指引。



相关评论
初心习作网版权所有 | 地址:朔州市平朔生活区单身公寓B楼217室 | 编辑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迎宾苑2#公寓516
网站公众号:chuxinsc    投稿邮箱:cxzww001@163.com    点击查看网站统计数据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164号
  晋公网安备14060202000164号  晋ICP备17004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