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学

再童年忆

时间:2021-01-13 11:39:04   作者:刘作宏   来源:初心习作网   阅读:41   评论:0
(故事十七  再忆童年)我在七十年代后期念的小学,学校的老师很少,就有一个办公室,上课的铃子是在办公室的门前立一根带叉的木桩,在叉口栓一根8号铁丝,把废弃的铁道钢轨吊上去,用一根较粗的铁棒敲打,就是我们上下课的铃声了。上课铃看上去简单粗糙,但铃声毫不逊色,真够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得很清楚,也似乎像一位有识的长者用浓重的语调在唤醒孩子们要勤奋,好学,努力奋斗,做一个勤劳、 朴实、勇于进取,对社会有用之人。
我们在读小学时全校唱的歌也大都是一样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送到民警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的说了声,叔叔再见………”,“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现在唱起这些悦耳的歌曲,仍然觉得倍感亲切,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说实话,这些歌曲伴随着我们这代人快乐的成长,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鼓点,真善美的所在。
我们小时读的书是《为人民服务》、《移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这些书都是号召人们要甘于吃苦,善于做好事,乐于帮助别人,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听从祖国的召唤,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们小时候学校号召每个学生每星期必须做一件好人好事,我们的宗旨是:“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所以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尽力帮助别人。一般是帮助五保户和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反正自己觉得是好事,就全身心的去做好。虽说没有专门的人监督,但做的都是尽心尽力,做完了,都悄悄的走了,也不留下自己的名字,小小的年纪,就懂得帮助别人是应该的,也是自己最大的的荣耀和莫大的幸福。
我们小时就懂得爱校如家,班级荣誉高于一切,要把班级建设成为赋有活力和赋有战斗力的集体,班级之间要有互相竞争的意识,争取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那时的学校都有学生体验劳动的场所——校园地,专门用来种植庄稼和蔬菜。为了给学校积累肥料,我们就自发的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跨上箩筐,把路上的粪便拾上,倒进学校的厕所里,为的是来年种庄稼时肥料充足。从小就养成了不怕苦、不怕脏的吃苦爱劳的好习惯,为我们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做一名爱岗敬业、勤勉踏实的优秀员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小时候玩耍的花样单调,但也充实,有跳绳、踢毽子、捉迷藏等,放学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很少,把玩耍作为了第一要务,即使再冷的天气,也是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目送我们回家,真可谓是快乐童年。
我们度过了幼稚、纯真的童年,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懂得了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也明白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学会敢于吃苦,善于帮助别人,勇于奉献的哲理,更让“育人先育己,育己先有德,有德方能服人,服人才能育人”的至理名言伴随着自己不断走向卓越。

上一篇:故乡的山,故乡的水
下一篇:启发诱导
相关评论
初心习作网版权所有 | 地址:朔州市平朔生活区单身公寓B楼217室 | 编辑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迎宾苑2#公寓516
网站公众号:chuxinsc    投稿邮箱:cxzww001@163.com    点击查看网站统计数据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164号
  晋公网安备14060202000164号  晋ICP备17004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