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写作

赵弟顺:初次远行

时间:2020-10-17 07:54:56   作者:初心习作网   来源:本站   阅读:45   评论:0

我是公社电影队首批放映员。 记的, 那是1978年秋季,我参加《华北地区暨河北、山西、内蒙、陕西四省市电影宣传工作会议》,在我省文喜县召开。金秋八月,文喜街道两旁的柿子树,挂滿黄橙橙的柿子,象一盏盏小灯笼,每斤只有7分钱。会议期间的饮食菜肴大多是以糖代盐,当地人说,少盐多糖是为天热好排泻汗水,但那些甜食菜肴我们吃不惯。
然而, 闻喜虽不是南方,而胜似南方的种种习俗与景致,对我这个初次远道而来的雁北之客处处感到新鲜。

我们演过《宝莲灯》、《智取华山》看过金庸小说《华山伦剑》对华山仰慕以久。 会议结束后,雁北地区电影系统组织我们去参观西安电影制片厂,并且顺路去登华山。当天晚上,我与杨天存老师,还有天镇的张模与老许、山阴田书源、乔世金,平鲁王者成,怀仁刘明珠等人一行,赶到陕西华阴县境地,在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宾馆”住下。第二天一早,简单的吃了些早点,没带任何食物、水壶与旅行用具,便轻装上阵向华山出发了。

徒步两小时后,我们抬头一看,华山就矗立在眼前了,巍峨屹立,犹如斧削一般,使人望而怯步。那时旅游不收门票,只要你有个好身体,祖国大美山河,尽情游览。

华山,是一整块硕大的花岗岩体而构成,据说从山脚到顶峰垂直两公里,海拔2100多米高呢。登华山那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道路蜿蜒曲折,宽不到二尺,路边根根铁索相连,到处是悬崖峭壁。所以,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峰”的之称。我们握紧铁索登着石阶而上,准确地说,每一步都是踏着依崖凿开的脚窩去攀登。并没发现有一点儿现代化水泥砌的痕迹,连接铁索的石桩也是凿孔楔入,非常牢固,增添了我们的安全感。

每一处景点都有一个“千价”小客栈供游人暂憩。一碗茶水3元,一个鸡蛋2元,一张大饼5元,价格随山体增高,茶水竟涨到10多元一碗。不过,也算理所应得吧,她们从很远的地方运来,艰难地背上山……但是我们与大多数游客一样,只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而已。

那时,对登山有雅致的人并不多,全是些文人墨客与美术爱好者。到了八十年代,国家规定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实行“双休日”与“五一”、“国庆”等长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为了一览华山的奇峰异彩,体验华山天下之“险”。结友登山,情侣登山,组织团队登山,来华山观光人越来越多。远望华山景区小黑点儿连成串,游人如暴雨之前一溜溜搬家的蚂蚁。
从青柯坪东折,跨石孔桥,过东道院一公里处,突然有一块十多丈长的巨石挡在面前,上篆刻 “回心石”三个字,告诫那些胆小体弱者可以原路返回了。我走过去向上一暸,“咿呀!”果然屹石林立,横空出世,道路夹在山隙中,斜度超过九十度。要想上去,游人须挽索仰面逐阶而攀,芨芨可危,险象环生。我与几位同伴也准备打“退堂鼓”,有了回心下山的之意。又一想,上华山是我蓄意已久的愿望,机会难得,决不能半途而返。于是,我壮起胆,横下心,鼓足勇气,闭上双眼,夹在同伴中间,当危险时,有下面人护着,拽住上面人的衣角,终于闯过此难关。 然而,华山的险道才正式开始了。

华山最著名的险道就数“千尺幢”了,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向上看,只见一线天,俯视脚下如临深渊,让人不寒而栗。崖峭壁上有“太华咽喉”的字样,其形势真如咽喉一样险要。

“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对英勇的解放军与采药老农而言,可就另当别论了。 当时有一篇《华山抢险》的文章报导: 前面有一位游客被拥挤掉下山崖,后面人象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初始很小的能量,使后面事物发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十多名游客被砸下,数百名游人骚动。解放军第四军医学员们冒着自身危险,马上组织抢险队,保护了千百名游客的生命,被团中央表障授予抢险英雄集体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还有 老电影《智取华山》的原型,是国民党残部利用华山地利优势负隅顽抗,解放军在群众的带路,从后面用绳索吊上去,全部消灭了敌人。

我们抓紧铁索继续缓缓前行,美丽的景象也不断的映入眼帘,一棵棵松树高大挺拔,形状各异。有的象仙鹤起舞;有的如雄鹰展翅;有的似寿星练剑;有一棵松树更象一位老人做出邀请的手势,也许欢迎我们的到来吧。那时拍照很不方便,只有杨老师带着唯一的一部黑白照相机。我预先准备了写生本,遇到优美风景,边歇气边去画速写,徐徐微风送来阵阵清凉,感觉太棒了!

“世上无难亊,只要肯登攀”。中午时,当我们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登上了顶峰。立于巅峰,纵览群山,放眼四顾,华山的一峰一峦,一石一木更加峻拔挺秀,让我深切体会到毛主席“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意,也许留下更多的是兴奋与激动。
山风尽情地吹拂着心怀,此时,一切疲倦,惧怕都在这瞬间消失了。因我们务必下午赶火车到西安,很快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合影拍照,留作纪念,便匆匆地下山了。

后秋的西安,娇阳似火,人称“秋老虎”,如坐蒸笼般的炎热。同伴们更经过一天的登山之劳累乏困,窩居旅馆休息,谁也不愿意出去。然而参观西安电影制片厂事在必行,于是,我强打起精神与天镇电影公司的老许去联系电影制片厂……

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攝影棚里,当时正在排练曲波《林海雪原》之后的著作《桥隆飙》改编的同名小说电影。演员们在炽热的灯光下,为了一个小小的剧情,不厌其烦地反复排练。小镇火车站前,停放着长长的火车匹,不是客车,而象是黑黑的货车。远处的山、树林、村庄非常逼真。我走近一摸,原来是美工的杰作,攝影棚不过几十米远的距离,竟然把我的眼睛欺骗了。让我们明白,电影有许多远景,原来全是出在美工之手。 走进电影拍摄第一线,我们近距离感受,一部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其间,我们还参观了西安的钟鼓楼、碑林、大雁塔等标志性建筑。

在返程的途中,有一幕如《铁道游击队》似地惊险动作,至今仍在老同事之间说笑。火车到达运城火车站,停了不到一刻中,我下去买水果。火车将要发动了,我才提着水果远远地跑回来,杨天存老师与同事们着急的齐声呐喊,“赵第顺快上车!赵第顺快上车!,我刚跳上列车,火车一声长呜使向北方……

写于2020年5月

《初心习作网》法律提示:文稿版权归本站,若需转载请注明

相关评论
初心习作网版权所有 | 地址:朔州市平朔生活区单身公寓B楼217室 | 编辑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迎宾苑2#公寓516
网站公众号:chuxinsc    投稿邮箱:cxzww001@163.com    点击查看网站统计数据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164号
  晋公网安备14060202000164号  晋ICP备17004643号